留住好山好水 居民同來打造文景57號公園

發稿單位:園藝科

發稿日期:114年5月21日

發稿時間:0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承辦聯絡人:郭蘭香

聯絡電話:02-23815132#228

 

留住好山好水 居民同來打造文景57號公園

新闢公園文景57號位於文山區試院里,坐落於和興路鄰近和興水岸社會住宅旁,面積1200平方公尺,於今年啟動公園設計,115年啟動新建公園工程。為能瞭解地方民眾對公園的期待與需求,工務局公園處舉辦「鯉魚山下水綠生活」互動式設計工作坊,邀請公部門、專家學者、社區大學講師、在地居民及相關使用者共同討論對文景57號公園想法,透過各種互動式發想及討論,與民眾一同打造具有環境教育、人文歷史涵養的公園基地。

 

本次互動式探索工作坊,邀請文山社區大學講師與相關專家共同參與,由社大顏文魁講師分享文山的故事與記憶,介紹在地環境特質與歷史故事,公園基地位於文山區試院里,周邊有銓敘部、考選部、國家考場設立於此,再加上地理上後有仙跡岩為屏障、中有鯉魚山,前有景美溪彎道繞境,是個水綠交織人文薈萃的地方。由於文景57號公園位置鄰近霧裡薛圳取水口,霧裡薛圳為過去臺北盆地最早灌溉水圳,且位於埤腹山(鯉魚山)與景美溪的中間過渡帶,具有山水連結的地理特殊性。

 

設計團隊收集工作坊所獲得的在地聲音,兼顧到周邊使用者想法的同時,也會確保未來各年齡層使用的使用需求,並利用在地豐富的水綠環境特質,豐富周邊生活情感,延續基地原有的樣貌與風格。經本次工作坊參與者集思廣益,主要希望營造全齡友善空間及行人通道、導入歷史人文意象融合於公園設施、保留既有大樹同時增加公園綠化面積,塑造為試院里居民的親子互動公園。

 

試院里廖欽銅里長表示,公園基地早期為停車場用地,由於市府考量原停車需求已整合納入東側之和興水岸社宅基地,都市計畫111年公告變更為公園用地。因此為在地爭取良好的公園空間,增加綠資源,盼藉由本次工作坊彙整居民需求,激發新觀點,創造全民的文景水綠生活。

  • 圖1里長與民眾熱烈參與討論
  • 圖2在地居民顏文魁老師分享文山的故事記憶
  • 圖3居民朋友努力發言
  • 圖4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領里民說出對公園的期許與想像
  • 圖5里民積極分享豐富的討論成果
  • 圖6工作坊大合照
  • 圖7活動宣傳海報
Posted on

強化防災專業領導力與校園韌性 北市辦理校長防災知能研習提升應變力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學務校安室 黃國忠主任 0905-633-716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0日】

【主題:強化防災專業領導力與校園韌性 北市辦理校長防災知能研習提升應變力】

【臺北報導】為提升校長防災應變知能及校園整體災害管理能力,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今(20)日假大安高工舉辦「校長防災教育增能研習」,邀請全市各級學校校長與防災輔導團團員參與,透過專業課程與經驗交流,提升校長在災害風險管理及災時應變的領導知能,強化校園整體防災應變能力。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12478/ab28143e-9f45-489b-801c-cf1c9966e6cf.jpg

 本次研習特別安排「113年防災校園建置學校認證獎牌」頒獎儀式,表揚積極推動防災校園建置的學校,臺北市自110年起全面完成279所公私立中小學的防災校園基礎建置認證,並自111年推動「防災校園基礎建置2.0版」,預計於119年全數達標,展現北市教育局與學校在強化防災教育與校園安全上的長程規劃與承諾。

 教育局為強化本市校長災害應變與決策領導力,特別邀請銘傳大學建築系王价巨教授擔任講座主講人,王教授為國內防災風險管理與都市安全領域的重要專家,長年參與中央與地方防救災政策規劃及防災教育推動,具備豐富的理論與實務經驗。

 王教授以「災害風險管理」與「校園災害防救組織中指揮官的任務」為題,向與會校長講授如何系統性辨識與分析校園災害風險,建立有效的預防與整備機制,並強調學校領導者在災害事件中的決策思維與組織動員能力。課程中特別聚焦於校長在危機時扮演的「指揮官」角色,如何領導防災組織協調資源、判斷災情、迅速應變,以保障師生安全與校園穩定運作。

 教育局廖文靜主秘強調,面對日益多變的氣候與複合型災害威脅,學校防災工作不僅仰賴基礎建設,更需要校長具備前瞻的風險意識與臨場判斷力,唯有具備足夠的風險管理能力與防災領導力,才能在面對突發災害時快速應變、有效調度,守護師生的生命安全。

 此次研習不僅有助於深化校長的災害管理素養,落實「災前預防、災中應變、災後復原」的全方位防災策略,也為全市防災教育扎下更堅實的基礎,參與本次研習的景美國小康燕玉校長表示:「這次研習讓校長能更清楚災害發生時擔任指揮官的任務,也學到如何強化學校的風險評估與應變機制。」

 教育局也期勉各校持續強化校園災防組織運作,將防災教育融入日常教學與演練,打造每一所「防災韌性校園」,共同守護學生學習安全與成長的環境。

  • 教育局新聞稿1140520強化防災專業領導力與校園韌性 北市辦理校長防災知能研習提升應變力.pdf
  • 大合照
  • 強化防災專業領導力與校園韌性 北市辦理校長防災知能研習提升應變力
  • 特教建置及及褚建置學校
  • 基礎建置學校(2)
  • 基礎建置學校
  • 進階推廣學校
Posted on

地下街店鋪遭連續竊盜 大安警方循線查緝犯嫌到案

大安分局敦化南路派出所於114年4月23日13時22分接獲某地下街店鋪員工報案,稱店內商品遭竊需警協助。警方獲報後循線調閱監視器畫面,鎖定犯嫌為一名邱姓女子(43年次),不料邱女於同(114)年5月17日13時許再次至該店家行竊,經店鋪員工及時攔阻,後續由警方帶返勤務處所偵辦。

 

經查邱女於4月23日13時進入該店鋪竊取雞胸肉2片(118元)、無糖豆漿1瓶(25元)後逃逸,又於5月17日13時許竊取塔香腿排蛋白餐1份(99元)及香菇芋頭炊飯1份(59元)等物,店家共計損失新台幣301元,全案詢後依刑法竊盜罪移請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偵辦。

 

大安分局呼籲,法治社會應尊重他人財產權,莫以小惡為無害。若有經濟困難或生活需求,應透過正當途徑尋求社會資源協助,切勿以不法手段解決困境。警方將持續加強轄區巡邏與查緝作為,全力防制犯罪,以維護社會秩序與市民財產安全。動物,亦可向警方尋求協助。

Posted on

脫貧專案邁入25週年擴大連結社區資源開創青年自己的時代

發稿單位:社會救助科 

發稿時間:114年5月20日 

聯絡人:陳佩琪科長 

聯絡電話:1999分機6959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自民國89年起推動資產累積脫貧專案,每次專案為期三至五年,期間 透過辦理多元教育課程、鼓勵養成儲蓄習慣、累積職場實習經驗等,積極協助低收、中低收 入戶大學青年家庭累積經濟、人力資本,朝脫貧目標邁進,今年6月刻正辦理之「青年築夢青年培力希望發展帳戶專案」即將落幕,至今協助103名學子累積儲蓄金超過836萬元, 邁入25週年之際,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除了延續過去專案的精神,著重培育低收、中低收入戶第二代青年外,更有別以往僅招募120人,本次正取184人、備取29人,並深耕社區資源連結,三年期間由本市各區社福中心之社安網脫貧社工,輔導青年及其家長參與專案,除了 陪伴參與課程,及時掌握課程回饋,引導參與青年思考儲蓄金使用計畫,把握在學期間預做 就業準備外,更定期訪視了解家庭狀況,就個別家庭需求媒合社區資源,轉介相關服務,以 擴大參與家庭社區支持網絡,提升社會資本。 

5月19日辦理之「我的青社時代─青年培力希望發展帳戶專案」始業式說明會,邀請108 年至111年參與本局「反轉未來2.0」專案之參與者分享,王君將儲蓄金用以出國進修,現今在日本台積電就職,何君則把握工作之餘進修碩士學位,現今在科技公司擔任主管,社會局 林淑娥副局長甚感欣慰,並迫切期盼今年7月開辦之新專案,亦能繼續守護每個青年的夢想, 幫助他們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 螢幕擷取畫面 (21)
  • 螢幕擷取畫面 (20)
  • 螢幕擷取畫面 (19)
  • 螢幕擷取畫面 (18)
Posted on

《臺北市原住民衛生自治條例》修訂案通過 臺北市回應族人3大福利補助額度調高至4萬5,000元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聯 絡 人:黃櫻花(02-27208889分機2073)

發稿日期:中華民國114年5月21日

    為維護臺北市原住民健康權益,《臺北市原住民衛生醫療自治條例》修訂案,於5月14日臺北市市議會三讀通過。本自治條例自94年訂定,提供北市上萬名族人醫療補助、健康檢查、保健推廣教育等服務措施。然而族人的就醫樣態改變,且平均醫療支出日增等,反映已不符現今需求,在臺北市議會全力支持下,通過修訂本自治條例。

    臺北市擁有完整的醫療院所服務,原住民族人口數逐年攀升,本市原住民醫療服務需求不再僅限於住院,也包含門診與急診等需求,另外原住民家戶受限於家庭可支配所得,優先以家庭消費支出為主,相對地壓縮醫療保健支出,造成族人即便身處都會地區,大多族人仍不願意投資於醫療保健上,甚至罹病也不願意就醫而延誤就醫。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為減輕原住民家戶經濟負擔,本自治條例修正提供3大福利,第一、彈性調整醫療補助項目:以往醫療補助項目,是依據全國原住民10大死因統計,作為原住民因族群性、文化之特殊性所衍生的醫療保健服務公告補助項目,但考量族人鄉親於都會區生活適應所衍生之疾病日益增多,全國原住民10大死因作為補助項目的唯一評估依據已不合實宜,實應就都會區原住民整體健康情形進行評估,未來將以較為彈性之專家檢討會議並即時公告,也能更為符合本市族人的實際需求。第二、擴大服務範圍:考量近來族人罹患疾病多樣,醫療診治方式也日亦進步,已不限於「住院」治療,未來門診及急診亦都將納入服務之範圍,對於惡性腫瘤或需長期診治之門診病患為一大福音。第三、調高補助額度:原醫療補助上限為3萬元,考量原住民家庭可支配所得以及統計近20年醫療保健調升,調增補助額度為4萬5,000元。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表示,通過《臺北市衛生醫療自治條例》修訂案,主要提升原住民族人健康權益,具體提供族人3大福利,包含彈性調整補助項目、納入整體「就醫」需求、提高補助金額至4萬5,000元,以回應族人真實的需求,未來將納入各項行政法規中落實執行,更完善臺北市原住民的醫療服務。

  • 附件1-《臺北市原住民衛生自治條例》修訂案通過新聞稿.odt
Posted on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成立30週年  攜手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共創韌性城市

臺北市政府消防局今(20)日於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國際會議廳,舉辦「建置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T-CERT)中程計畫基礎培訓課程開訓典禮」,這不僅象徵消防局三十年來穩健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正式啟動114年度T-CERT培訓計畫,展現政府攜手民間共同打造韌性城市的決心與行動力。

 

消防局指出,臺灣地處多天災環境和氣候脆弱區域,同時面對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等新興挑戰不斷,在這些緊急事件中,經常需要跨單位協同作業,尤其當危機尚未解除之狀態下,又有大量傷病患亟待救援時,如何最大化滿足現場救護需求,已成為當前重要課題,亟需新的訓練模式與資源投入。

 

為強化全國防救災能量,內政部消防署推動「建置臺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中程計畫」,整合各部會、各級政府與民間組織力量,成立符合臺灣在地需求的T-CERT。此舉旨在於災害初發時、政府專業搜救隊尚未抵達前,強化民眾的「自保」、「自救」與「互助」能力,提升社會整體應變韌性。

 

值此消防局三十週年之際,除了回顧過去的努力與成就,也代表著邁向安全、永續城市的新起點。與T-CERT的合作,是在推動「全社會防災」理念上重要的一步。未來,期待透過政策支持與制度化推動,持續深化T-CERT的能量,讓政府與民間攜手在災難來臨時,迅速應變、有效減災,共同守護臺北市的安全與韌性。

Posted on

創業不只創點子,新創想募資 先懂VC怎麼想

  面對全球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的浪潮,資金已成為新創能否加速成長與突破的關鍵要素。臺北市政府長期致力於優化創業環境,透過多元政策工具與資源布局,協助創業團隊克服募資難題、強化市場擴張能力。為協助新創更具體掌握募資關鍵,並破解資本市場運作邏輯,臺北市政府今(20)日舉辦創業交流活動「不是每個好點子都能拿到錢:VC怎麼評估一家新創是否值得投資?」,特別邀請中華開發資本協理蕭佑和,從創投角度分享如何讓創意轉化為可被投資的商業模式,協助新創團隊掌握資金談判主導權。

  蕭佑和現任中華開發資本協理,專注於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物聯網及雲端運算等領域的投資開發與評估,具備深厚的創投實務經驗。他亦長期經營部落格「大和有話說」,聚焦創業與產業趨勢分析,累積發表超過百篇文章,總瀏覽量突破百萬,並多次獲媒體專訪。在本次交流活動中,蕭協理透過實戰案例解析VC的投資思維,從市場潛力、團隊組成、商業模式、成長策略等多面向切入,協助新創站在投資人角度,重新審視自身優勢與價值定位,並掌握策略包裝與營運強化的技巧,進一步放大商業價值、提升募資成功機會。

  蕭協理在分享中指出,為降低風險,創投在投資前往往會進行全方位的研究與評估,涵蓋募資計畫的可行性、產業趨勢與政策環境、新創公司的營運狀況、團隊組成及技術實力等多重面向。其中,「亮點」是吸引投資人目光的關鍵,不僅限於產品或服務本身,更包括人脈資源、執行能力、募資經驗等綜合實力。他強調,募資不是一勞永逸,而是一段伴隨企業發展階段、逐步累積的歷程。新創團隊需有效掌控現金流,並與投資人、銀行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機制,方能在關鍵時刻順利取得資源,穩健推進企業成長。

  產業發展局表示今年度後續將於六月及八月各舉辦一場創業交流活動,主題聚焦品牌打造及AI工具的應用,活動內容精彩,敬請期待。此外,針對懷抱創業夢想的市民,也將提供豐富而實用的資源服務,涵蓋創業諮詢、診斷輔導、專業課程,協助新創從想法落地、穩健成長,進一步鏈結市場與資金動能。歡迎有興趣的朋友造訪「創業台北」官方網站,或追蹤「臺北市產業局-創業臺北 StartUP@Taipei」Facebook 粉絲專頁,掌握最新活動與政策資訊。若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專線洽詢:1999(外縣市請撥 02-27208889)轉分機 6498 或 1431

StartUP@Taipei創業臺北官網:https://www.startup.taipei/

臺北市產業局-創業台北StartUP@Taipei FB:https://www.facebook.com/StartUPTaipei/

新聞聯絡人: 

工商服務科 科長 許健輝1999(外縣市02-2720-8889#6557) 

股長 張懷元1999 (外縣市02-2720-8889#6567)

  • 與會者全體大合照_0
  • 講師及與會者互動熱絡
  • 講師分享創投經驗與新創募資策略_0
  • 與會者與講師進行意見交流_0
Posted on

北市無人機夏令營再升級 首推「足球對戰」嗨翻暑假!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業務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技職教育科          陳秉熙科長0953-287-353

新聞聯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秘書室                 余品瑩督學0930-936-532

【發稿日期:114年5月20日】

【主題:北市無人機夏令營再升級 首推「足球對戰」嗨翻暑假!】

【臺北報導】臺北市無人機教育中心今(114)年暑假將於7月3日至8月14日舉辦多達19梯次的「無人機暑假營隊」,強調科技應用與實作能力雙軌並進。營隊規劃四大主題課程,除了涵蓋第一人稱視角(FPV)飛行體驗、無人機DIY初階與進階,今年全新登場的「足球無人機對戰」及「無人機空拍操作實務」,透過精緻課程設計,引領學生進入前所未有的飛行探索之旅,各梯次將自5月21日(星期三)起開放報名,歡迎有興趣本市高國中小學生與家長透過「酷課APP」報名參與。

/001/Upload/342/relpic/10162/9411974/b56178d2-6695-4cff-afb0-7c8c3fb225d8.jpg

 今年首度推出的「足球無人機對戰」課程,融合科技與運動元素,以小班制分組對抗方式,讓學生進入模擬競技場操控無人機進行射門、攻防與得分,培養操控技巧、空間感知與即時判斷力,課程更呼應「國際航空運動協會(FAI)」所推動的新興無人機競技項目,並作為年底「臺北市無人機競賽」暖身活動,讓學生提早熟悉競賽規則與場域,培養實戰經驗與團隊戰術應用能力,部分梯次開放親子組隊參加,一起共創美好的暑期回憶。

 「無人機空拍操作實務」課程則讓學員實際操作空拍機,學習飛行控制、影像拍攝、任務規劃等完整流程,透過任務導向式學習,模擬真實空拍應用情境,如校園建築巡查或景觀紀錄等,訓練學生掌握從技術執行到畫面構圖與敘事創作的全方位能力,啟發成為具備產業敏感度與創新潛力的「空中影像創作者」。

 本次營隊融合STEAM教育精神,透過動手組裝與實地飛行操作,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無人機構造、飛行原理與應用價值,招生對象涵蓋國小至高中學生,國小梯次更特別設有親子共學組,鼓勵家長陪伴孩子一同體驗科技學習,提升親子互動與共學樂趣。

教育局指出,無人機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國防、醫療、農業、物流、建築、環境監測與氣象等領域,是未來重要的科技發展趨勢。透過營隊實作學習,學生不僅能習得操作技能,更能啟發創新應用思維,培養未來進入AI、智慧城市等關鍵產業的潛力。

 本次營隊報名作業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自5月21日(星期三)上午9時起至5月26日(星期一)中午12時止,第二階段則為5月27日(星期二)上午9時起至5月28日(星期三)中午12時止;報名方式請至「酷課APP」或「酷課雲」網站(https://cooc.tp.edu.tw/)完成報名程序,並於6月5日至6月12日透過酷課APP完成繳費。歡迎全市學生與家長踴躍參加,共同展開一場寓教於樂的無人機暑期探索之旅!

 

  • 教育局新聞稿1140520北市無人機夏令營再升級 首推「足球對戰」嗨翻暑假!.pdf
  • 臺北市無人機教育中心辦理足球無人機課程
  • 無人機組裝DIY瞭解簡易維護及安全使用
  • 臺北市114年度無人機暑期營隊資訊
  • 沉浸式飛行體驗
Posted on

立好人攝~用手機拍出生活藝術_114年新住民影像創作班成果展

  由於美術創作及生活美學系列課程廣受新住民和社區民眾的歡迎和讚許,臺 北市信義區公所今(114)年辦理「新住民影像創作班」,邀請多年連續獲獎且擔任 多所社區大學講師劉祐銘先生進行授課,參與課程活動的新住民學員們大多皆無 攝影基礎,經由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經由生活化的手機攝影理論和技巧,帶領學 員至信義區周邊特色景點外拍,歷經三個月的多次練習和作品賞析逐步提升拍照 實力和美學鑑賞力,激發潛能發光發熱,拍攝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臺北市信義區公所區長陳冠伶表示,希望經由影像課程協助新住民紓解身心壓力、提升生活品質、建立社群網絡、共同營造溫暖友善社區家庭;於5月29日在本區行政中心13樓選票中心辦理「新住民影像創作班成果發表會」,將新住民學員們所拍攝的影像作品展現在社會大眾面前。

  • 114年新住民影像創作班成果展_新聞稿 0516.pdf
Posted on

初夏最美花海 竹子湖繡球花季 5/23 浪漫登場

        隨著海芋季落幕,竹子湖繽紛浪漫的繡球花悄然綻放!2025竹子湖繡球花季自5月23日至6月22日盛大展開,為春末夏初的陽明山帶來全新花海風貌。今年更有8家農園聯手打造「IG打卡點地景花藝設計展」,以創意巧思融合繡球花田與自然地景,讓遊客在賞花之餘,也能拍出夢幻美照,留下專屬夏日記憶,此外繡球花季中也有「巴島柑嬤店」市集活動,市集中不但有北投區農會的「芋見幸福公益攤」,還有在地農特產品、特色農創、文創商品及農場限定小點心、還有苔球DIY與火龍果食農教育活動,歡迎大家前來市集走走逛逛。

        「巴島柑嬤店」市集 5/31–6/1 期間限定開張!為迎接繡球花的綻放,北投區農會與在地團體攜手舉辦「巴島柑嬤店」市集活動,活動時間為5月31日(六)至6月1日(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地點位於竹子湖海芋大道(竹子湖公車站步行約5-10分鐘),內容豐富精彩,邀您與家人朋友一起前來共襄盛舉!

      市集亮點活動一次看

  1. 北投區農會「芋見幸福公益攤」-愛心義賣助特教:市集期間設置義賣攤位,由北投區農會販售在地農創商品,義賣所得全數捐贈予臺北市立臺北特殊教育學校,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關懷。
  2. 在地手作體驗:包括苔球DIY、火龍果食農教育體驗活動、皮革鑰匙圈製作等,親手體驗自然創意,適合親子一同參與。
  3. 農產與創意商品展售:來自北投區的特色蔬果、花卉與農創商品、文創商品、限量明信片、農場限定小點心等,通通現場販售。
  4. 「印卡讚」活動:免費現場列印2張繡球花季限定美照,留下初夏最浪漫紀念。
  5. 問卷送雞蛋糕:完成問卷即可兌換香噴噴雞蛋糕一份,數量有限,每日200份,送完為止!

 

       今夏必訪的竹子湖,不只花開美景,更有溫暖人心的公益行動與豐富有趣的活動體驗!趁著繡球花綻放的好時機,一起漫遊山間、逛市集、玩手作、助公益,感受花季限定的幸福節奏!

有關「2025竹子湖繡球花季」花況及交通資訊,歡迎至繡球花季活動臉書(https://reurl.cc/A4mgkZ)或官網(www.callalily.com.tw)查詢,更多好吃好玩請持續關注產業局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oed.taipei/)。

 

 

聯絡人: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王珠容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78/0905-773683

曾維堅   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6592/0935-560541

 

 

  • 繡球花海美景_2_0.JPG
  • 繡球花海美景_3_0.JPG
  • 繡球花海美景_4_0.JPG
  • 繡球花海景色_1_0.JPG
Posted on